盗用“老干妈”名义,成功欺骗腾讯,居然只为几个游戏礼包? -足球竞猜app

互联网 07-02 10:06:00

作为21世纪互联网原住民,相信各位也都听说过这样一番话:“今天被哄买比特币的家伙,就是40年后倒霉在保健品手上的奶奶和爷爷”,这话很伤人,但又确实让人无言回怼。


我承认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在于“成长”,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但面对如此混沌多变的现实世界,又究竟有谁能够逃掉沦为韭菜的厄运呢?


当然,绿油油的无奈也不一定就得平凡人遭受,事实上就在一些规模高达数千亿美金的跨国公司身上,我们依旧能够嗅到浓郁的韭菜味。


我说的就是那家拥有qq和微信两大国民社交平台的腾讯,而它的这桩被割韭菜的“丑闻”也恰恰和另一个国民级品牌“老干妈”紧密相关---


(提示:头条搜索已经包罗万象,可以点击下方搜索卡片“老干妈腾讯”跳转查看更多报道)


腾讯的这个瓜最初起源于他们向老干妈追讨的千万广告费行为,并向法院提出了冻结老干妈企业1624万元资产的请求---


就当上述资讯在微博被公告出来后,相关评论区便涌现了“老干妈不行了”的哀叹言论,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调侃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老干妈的说辞(意味着老干妈已经落伍了,不再受消费者青睐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在2020年7月1日,这桩老干妈欠付腾讯千万广告费的事情居然发生反转了。后者不仅拒绝支付这笔广告费,他们甚至直接否定了所谓的品牌合作,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立案调查,希望能够尽快捉拿“假冒顶替”的幕后黑手---


如上所示为贵阳警方在7月1日公布的警报,明确指出此次诈骗是经由3位小伙策划造成的,他们假冒了老干妈集团的公章,并擅自和腾讯公司开展了系列品牌联谊活动。


然而他们的目的居然只是为了获取腾讯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


我稍微捋一下经过:3位小伙,通过山寨老干妈公章,成功欺骗腾讯并取得和他们旗下游戏(qq飞车)的联动宣传,然而在耗散了腾讯1000多万的广告资源之后,居然只是为了取得在推广活动开展期间发放的礼品包(进行二次贩卖)。


甭管横看还是竖看,我认为这三位小伙都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他们深谙高超的诈骗技巧,却同时具备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酝酿了一套满汉全席,最后居然只喝了一口白开水而已。


而此次合作之所以会牵涉到1600多万广告费,归根结底也是腾讯竭尽全力的宣发所导致的:从电竞综艺到漫画,从游戏内部的场景植入到联名款商品的推出,均能够看到老干妈的身影。可谓为全方位无死角的在qq飞车当中对这款国民辣酱进行了宣发,也成功为老干妈的形象增添了不少的年轻气息...


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这三位小伙存心诈骗,还不如说他们只是在向世人炫耀自身的牛逼能耐。毕竟谁人不知腾讯也号称为“南山必胜客”,是国内唯一能够与迪士尼的最强法务部媲美的存在。


所以你们也别看这三位小伙已经遭到了警察的逮捕,说不准明天就会进入所谓的国家安全秘密组织了---


就正如周星驰一般,表面看是猪肉佬,实乃最强大的特工...


好了,行文至此我相信各位也都不可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腾讯此番被割韭菜,究竟活该不活该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事实上也能够诠释出网友对腾讯发展的理解程度,而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详细叙说的内容---


活该与不活该,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内含着我们对企鹅的迥异理解,尤其对于90后来说就更是如此。


首先作为一名90后,我相信各位也都基本遍历了国产网络游戏的整一个发展历程,也看到过路边网吧从“一牌照能卖至百万”到如今“网咖遍地但却无人问津”的兴衰转变。


当然,实体网吧难逃跌宕,但对于同样乘坐着网游东风的腾讯来说,却是一路驰骋所向披靡---


2003年腾讯眼见联众游戏平台的火热流量,于是独自打造了所谓的腾讯游戏平台;


2004年腾讯眼见《泡泡堂》如火如荼,于是命自家团队研制了一款名叫《qq堂》的游戏;


2005年腾讯眼见酷狗音乐用户已破千万,于是毅然决然的上线了qq音乐;


2007年腾讯看到盛大代理的《冒险岛》日活澎湃,于是用相同的玩法理念复刻了所谓的《qq三国》;


2008年当腾讯看到经由盛大发行的《跑跑卡丁车》正成为全民游戏之际,毅然决然的推出了所谓的《qq飞车》;


同样是2008年,眼见《劲舞团》的成功,腾讯也没按耐住跟随的冲动,一款名叫《qq炫舞》的游戏从天而降,而它的命运也如同前述的所有作品一般,利用腾讯在社交软件的海量用户积累,轻松的成为对应品类的龙头---


如今的腾讯游戏已然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游戏开发和运营商之一,而这家帝国的发展史在无数游戏迷看来都是一部“山寨养成史”,也正因为这段“不耻经历” 的影响,加上本次涉案的游戏当属当年借用“山寨 社交流量”的方式取胜的《qq飞车》。


于是网友便直呼腾讯的被骗简直是活该,也简直就是所谓的遭天谴。


但腾讯真的就是活该了吗?不好意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毕竟如今的腾讯已然不是过去的那个四处树敌的山寨腾讯了。


现在的企鹅非常知晓所谓的“赋能”道理,而他们也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通过对数百家不同领域的企业予以高额投资以及充沛的资源和流量支持,来换取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各个风口之上的“船票”,而非再用过去的那套“山寨 流量”的方式去碾压一个又一个的敌人了---


促使腾讯走上“大树道路”(比喻腾讯做好主干工作,然后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获得树干上的各个赛道的机会)的关键点就是大名鼎鼎的“3q大战”(qq和360公司在当年采取过“二选一”竞争,最终以360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的败北让腾讯明白到霸蛮是不可能成为顶尖强者的,唯独包容和共享方才可能实现帝国的千秋大业,而这也是如今腾讯能够获得4.76万亿港元市值的关键所在---


包括《lol》的拳头,《部落冲突》的supercell等等出色的游戏团体如今也都被腾讯收归囊中了...


不仅如此,放眼整个国内互联网业态,真真正正能够做到在广告投放上克制的公司,或许除了b站也就只有腾讯了,尤其在微信的生态系统当中,张小龙可真是一直都抱有着近乎x冷淡的广告投放理念。


相比来说,当年在3q大战中获胜的360公司,你看看如今的安全卫士和浏览器等产品,哪一款不是在孜孜不倦的用弹窗广告来轰炸用户呢?


所以在我看来,腾讯已经不是当年的山寨腾讯,而此次遭到的坑骗也完完全全值得被体谅乃至怜惜。


不过更让我意外的是,腾讯这家千亿美金的跨国公司居然还用了一种极为戏谑的态度去面对“老干妈坑骗”事件,用一种将错就错顺水推舟的方式来极致的展现出所谓的“包容”气势呢---


那如此说来,各方各面都如此优秀的腾讯,又岂能够被称作“活该”呢?